| | 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院执行 档案查询预约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

 

宾县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召开新闻发布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9:07:46


11月3日,宾县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召开新闻发布会,分享金融机构如何从源头上规避相关法律风险,并通报速裁审判庭在防范和化解银行借款合同纠纷方面的做法,庭长崔艳萍主持发布会。


发布会上,崔艳萍分享了通过审理大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发现的3个值得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。

一是合同条款设计与签署环节。部分银行的借款合同存在关键条款约定不明的问题,例如利率计算方式不清晰(特别是浮动利率的执行标准)、违约金设置不尽合理等。在签署环节,部分信贷人员操作不规范,例如未充分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,导致关于利息、罚息、复利的关键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格式条款而引发争议。合同中没有约定明确、有效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,或者银行在客户地址变更后未能及时更新信息,导致诉讼文书无法及时送达,拖延了诉讼进程。

二是担保环节的风险。担保是保障债权实现的重要手段,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担保物权的设立存在瑕疵,例如抵押物未经合法登记,导致抵押权未有效设立;二是对担保人主体资格的审查不严,例如在未经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,以其名下房产设定抵押,可能导致抵押无效;三是担保范围约定不明,尤其是在共同担保中,各担保人的责任份额和追偿顺序不清,容易引发新的纠纷。

三是证据收集与保存环节。在诉讼中,部分银行因证据材料不完整或不规范而面临败诉风险。例如,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,一些银行提供的证据材料存在瑕疵。此外,部分银行在贷后管理中,对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、抵押物价值显著下降等重大风险情况,未能及时通过书面形式固定证据,导致在后续诉讼中处于被动。

崔艳萍指出,面对上述挑战,速裁审判庭主动作为,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大力推动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。整合调解资源,完善"银行前端预防、行业非诉化解、法院诉讼兜底"的工作模式。对于必须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,法院通过繁简分流机制,实现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。通过速裁团队快速审理事实相对清楚,权利义务关系明确,争议不大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,能够显著缩短审理周期。

通过此次发布会,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认识,促进法院与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。速裁审判庭将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与各金融机构一道,筑牢法治屏障,为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。
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